“食藜殊列鼎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食藜殊列鼎”出自宋代林同的《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子路》。
“食藜殊列鼎”全诗
《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子路》
宋代 林同
食藜殊列鼎,负米异重茵。
不待今朝养,伤哉昔日贫。
《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子路》林同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子路》是宋代作家林同所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中文译文:
食藜殊列鼎,负米异重茵。
不待今朝养,伤哉昔日贫。
诗意:
这首诗以孝道为主题,通过描绘子路的故事,表达了对贫困时代的怀念和对过去艰苦生活的感慨。诗中藜的食物和沉重的负重米袋都象征着贫困和辛勤劳动。诗人通过对子路的描述,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对贫困生活的思考。
赏析:
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,表达了对孝道和贫困生活的深刻理解。首句\"食藜殊列鼎,负米异重茵\"中的\"食藜\"和\"负米\"展示了子路的勤劳和吃苦耐劳的精神。\"殊列鼎\"和\"异重茵\"则分别暗示了食物的稀少和负重的艰辛。第二句\"不待今朝养,伤哉昔日贫\"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贫困生活的怀念和对孝道精神的赞美。诗人通过对子路的描绘,将孝道与贫困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,强调了孝道在贫困环境中的意义和价值。
整首诗简练而意味深长,通过对孝道和贫困生活的描写,传递出一种对过去艰辛生活的思考和对孝道精神的弘扬。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形象,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孝道的关注和对贫困生活的思考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