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转眼向秋天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转眼向秋天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转眼向秋天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转眼向秋天”出自明代盛鸣世的《寄孙憨生》。

“转眼向秋天”全诗

《寄孙憨生》

明代 盛鸣世

草色青门外,杨花白雪边。

伤心犹昨日,转眼向秋天。

干世真何意,还家始自怜。

萧条淮水上,谁复问残年

《寄孙憨生》盛鸣世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寄孙憨生》是明代诗人盛鸣世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草色青门外,

杨花白雪边。

伤心犹昨日,

转眼向秋天。

干世真何意,

还家始自怜。

萧条淮水上,

谁复问残年。

诗意:

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。诗中描绘了青门外的草色和杨花与白雪的边缘,表达了离别时的伤心和思念之情。诗人感叹时间的飞逝,转眼间已到了秋天,对于这个世俗的世界,他不禁产生了疑问。然而,他意识到归家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悲苦,对自己的归家心生怜悯。最后两句表达了淮水上的凄凉景象和对残年的追问。

赏析:

《寄孙憨生》以简练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。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,将草色与杨花白雪的边缘形成鲜明的对比,突出了离别时的伤感。转眼间即到秋天,表达了时间的迅速流逝,给人一种无法挽回的感觉。诗人通过对干世和还家的对比,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疑问和对回归家庭的向往。最后两句以淮水上的凄凉景象和对残年的追问,增加了诗词的深度和哲理性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,给人以深思和共鸣。

手机铃声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