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方旦喜无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方旦喜无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方旦喜无暑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方旦喜无暑”出自宋代白玉蟾的《立秋有感》。

“方旦喜无暑”全诗

《立秋有感》

宋代 白玉蟾

溪年急似箭,日月跳如丸。

炎皇初解印,白帝又弹冠。

方旦喜无暑,教人又怕寒。

人生中如许,不觉鼻头酸。

《立秋有感》白玉蟾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立秋有感》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溪年急似箭,

日月跳如丸。

炎皇初解印,

白帝又弹冠。

方旦喜无暑,

教人又怕寒。

人生中如许,

不觉鼻头酸。

诗意:

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,诗人抒发了对时间的迅速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感到的忧虑和矛盾情绪。

赏析:

诗的开篇,诗人以\"溪年急似箭,日月跳如丸\"来形容时间的飞逝之快,溪水急流如箭,太阳和月亮也像滚动的圆球一样迅速穿梭。这种描绘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之快,不可阻挡。

接着,诗人以\"炎皇初解印,白帝又弹冠\"来表达夏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到来。炎皇指的是夏天的象征,解印表示夏天的结束;白帝指的是秋天的象征,弹冠表示秋天的开始。这两句诗意象征着季节的更迭,时间在不停地流转,人们难以抵挡季节的更迭。

接下来,诗人以\"方旦喜无暑,教人又怕寒\"来表达对立秋的矛盾情绪。方旦是指清晨的时候,诗人喜欢立秋时的清凉,没有了夏天的酷暑,但又担心秋天的寒冷。这里通过矛盾的描述,折射出诗人对于人生变迁中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担忧。

最后一句\"人生中如许,不觉鼻头酸\"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。诗人认为人生就像立秋一样,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性。鼻头酸意味着内心的感伤和留恋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。
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忧虑和思考。诗人通过描写季节的更迭和矛盾情绪的交织,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,使读者在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中产生共鸣,思考人生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