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显微镜的分辨率

显微镜的分辨率

显微镜的分辨率

显微镜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清晰分辨的两个物点之间的最小距离。它由几个关键因素决定:

1. 物镜的数值孔径(NA) :数值孔径越大,显微镜分辨细节的能力越强。

2. 光源波长 :使用较短波长的光源可以提高分辨率。

3. 光学元件的对齐和协调 :确保所有光学元件正确对齐,以最大化系统的分辨率。

4. 超分辨率技术 :如STORM、SIM和STED等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,提高分辨率。

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通常约为200纳米,而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可以达到几个埃(Å)量级。电子显微镜利用电子束代替可见光,其波长远小于可见光,因此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远高于光学显微镜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放大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放大倍数是指显微镜将物体放大的程度,而分辨率是指显微镜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尺寸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显微镜分辨率与波长的关系是什么?

如何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?

显微镜分辨率受哪些光学元件影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