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锰酸钾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有什么区别
高锰酸钾指数和化学需氧量(COD)是两种不同的水质指标,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氧化剂不同,以及它们的应用范围和目的不同。
1. **氧化剂不同** :
- 高锰酸钾指数使用的是高锰酸钾(KMnO4)作为氧化剂。
- 化学需氧量通常使用的是重铬酸钾(K2Cr2O7)作为氧化剂。
2. **应用范围不同** :
- 高锰酸钾指数适用于较清洁的地表水,如河流、湖泊、海洋、地表水、地下水及雨水等,这些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较低。
- 化学需氧量主要用于检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,是一个国家控制的污水排放指标。
3. **氧化效率不同** :
- 高锰酸钾的氧化效率大约在50%左右。
- 重铬酸钾的氧化效率通常在90%左右。
4. **测定方法上的差异** :
- 高锰酸钾指数是在低温条件下(如水浴加热)进行反应。
- 化学需氧量通常在高温条件下(如146℃)进行反应。
5. **结果解释** :
- 由于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较化学需氧量弱,因此在相同条件下,高锰酸钾指数的测量结果通常会低于化学需氧量。
6. **环境标准** :
-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的建议,高锰酸钾法仅限于测定地表水、饮用水和生活污水,不适用于工业废水。
总结来说,高锰酸钾指数是一个针对较清洁水体中可氧化物质含量的指标,而化学需氧量是一个更广泛使用的指标,用于评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,特别是在工业废水和复杂有机废水中。